耘途

标题: 西藏雪山中有个神秘部落,维持一夫多妻,女人可吸烟但不准吃肉 [打印本页]

作者: 恬恬    时间: 2018-6-12 15:42
标题: 西藏雪山中有个神秘部落,维持一夫多妻,女人可吸烟但不准吃肉
西藏雪山中有个神秘部落,维持一夫多妻,女人可吸烟但不准吃肉


    喜马拉雅山麓的僜人村落掩映在茂密的绿树丛中,满眼苍翠如洗,山间云蒸霞蔚,有如仙境,好一处安闲的世外桃源。墨绿色的原始森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远远望去,宛如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僜人又称“僜巴”,分布于中印交界地区的深山之中,即喜马拉雅山脉以东、横断山脉西部的西藏察隅县上、下察隅地区,居住在此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加上藏南印控区的僜人,总计有5万多人。
    僜人信鬼不信神,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他们以刻木结绳记事,摆篱棍、树枝来记时,以月圆月缺记月日,没有记年份的习惯,也没有记年龄生日的习惯。如请某人五天后来参加送鬼祭祀,就送去一条打着五个结的绳子。
    再如,双方发生纠纷找人评理时,评理者讲一长理就放一根草棍或树支,放得越多就表示理由越充足。他们的数字概念差。僜人无历算,以月缺月圆为一月,以包谷成熟一季为一年。
    “僜人”一般男的高不过1.6米,女的不超过1.5米, 实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僜人在居民身份证上民族栏目为:僜人Dengren,所以他们也被称为“中国的第57个民族”。
僜族:鹰的后裔
    僜人,又称僜巴人。传说中,他们的祖先是天神阿尼加与老鹰的孩子,因此,僜人也自称为鹰的后裔。
    他们生活在麦克马洪线、印占线、实际控制线三线交界处,川藏318国道上然乌镇以南的中印边境的深山老林之中。他们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在解放前,大多数的僜人一直居住在深山老林,过着原始而神秘的生活。
    曾经他们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实行的是一夫多妻的婚姻买卖制度。现如今,他们的生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僜人头领甚至成为了唯一获准带刀进人民大会堂的人……
    上世纪80年代,阿鲁松作为僜人代表到北京参加会议,因随身带着传统长刀,登机前他被拦下。“为了尊重僜人的民俗习惯,民航等多部门协调,最终允许他带刀上了飞机,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刀被贴了封条。”察隅县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一夫多妻制的买卖婚姻
    原始的生活方式,也使得这里始终维持着较原始的婚姻制度。一夫多妻,同姓不能结婚,这成为了僜人嫁娶的共识。
    男方以若干头巴麦牛、猪或猎枪等财物,通过媒人向女家求婚。女方身价从一头巴麦牛到十几头巴麦牛不等。结婚没有一定仪式,在接女方成亲时,必须再送女家若干鸡、老鼠、麻雀等。
    女子成婚后就成为丈夫的私有财产,只有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义务,没有支配财产的权力。而男方只要有牛等财物,就可以先后买几个妻子,贫困户由于没有巴麦牛,往往终身不能结婚。
    一夫多妻制的僜人家庭,妻子的住室是在丈夫盖的长房内各占一二间,自立灶膛,分别种植、饲养丈夫分给的土地和家畜,各自收获和保管,自成一个经济单位。
    丈夫决定在哪个妻子处住宿,就将他所背的熊皮袋挂在她的房门口,妻子要以宾客相待。丈夫死后,通行同姓转房,即转嫁给丈夫的兄弟或侄儿,甚至也可以转嫁给丈夫其他妻子的儿子,但不准转嫁给叔、伯长辈。
在这里,同姓是不能通婚的
    据说,他们最早的姓氏是以居住地的地名定名的。以同姓形成一个集团,共同占有山林,相互继承财产,一起商讨解决婚姻或其他纠纷。同姓还有互相资助及共同向异姓复仇的义务。因此,同姓禁止通婚。
不准吃肉的女人
    在这里,妇女是不准吃肉的。
    这里的女人从童年八九岁穿裙子时开始,就要受到父母的严格管教,不准吃牛肉、猪肉和鸡肉(但鼠肉、麻雀、鱼、野鸡不在禁律之内)。
    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被指责为”吃肉的女人“,这对僜人妇女来说,是一种最大的耻辱。而只有等到生过三四个孩子后,僜族妇女才能吃肉。
僜人的喜好:抽烟与喝酒
    对于僜人而言,抽烟与喝酒是如同家常便饭般平常的事。这与他们过去种植鸦片烟有关。
    他们过去种植鸦片,大部分用来交换货物,一部分留作自抽。现在僜人已戒去抽鸦片的习惯,男的大多抽卷烟,妇女都抽自己种植的烟叶,平时爱将烟杆衔在嘴里,她们使用的烟杆较长,可以折成二节,烟杆用银或铜制成。
木板盖的长房
    僜人的房子为南北向木板建筑,间隔分成若干小间,共两层。下层高度不超过1米,作为饲养猪、鸡等家畜所用。上层铺木板为住室,南边留出宽为1米左右的走廊。住室每间约9平方米左右,用木板间隔,高约2。5米。
    每间靠走廊一边有门,可以关锁。住室中央有1平方米左右的灶塘,放三块石头作为放锅的支架。灶的右侧铺竹席就是睡觉的地方,用圆木当枕头。
    左侧有专门悬挂衣服和被毯的横架。室内除锅、碗、瓢、勺等以外,其他家具很少。
    室内无窗户,但北侧都开有一门,加上木板间隙很大,光线尚可以,空气也很流通。靠东首第一间是男主人住室,以下为妻子住室。
长房门在走廊的两头,东为男性、西为女性进出之门,两门外各有独木梯上下。在距离长房10余米处还另盖专门盛放粮食的粮仓,形似木亭。粮仓与住室保持一定距离,便于防火。
信鬼不信神  
    僜人信鬼,每遇疾病、丧葬、生育时,停止劳动一至四天,进行杀牲送鬼活动。送鬼时要请巫士,巫士没有特殊服饰和法器,只是口中念念有词,手持腰刀反复作劈杀动作,有时还需昏厥几次,象征和鬼进行着激烈的搏斗。作法后仅取些肉类作为报酬。送鬼期间在门前插上树枝,以告外人不要进入室内,否则就要赔偿送鬼费用。僜人无固定节日,送鬼时宰杀牲口宴请亲友,形同节日。
有语言没有文字  
    僜人有僜语,属藏缅语系。没有文字,以刻木结绳,摆草棍、树枝来记事。如请某人五天后来参加送鬼祭祀,就送去一条打着五个结的绳子,再如,双方发生纠纷找人评理时,评理者讲一长理就放一根草棍或树支,放得越多就表示理由越充足。他们的数字概念差,一位生产队长自认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僜人无历算,以月缺月圆为一月,以包谷成熟一季为一年。现在僜人已办起了小学,以学习藏文为主,生产队会计一般都送往内地专门学习。
丧葬制度  
    僜人原为屈肢土葬,后来实行火葬,将尸体屈肢放在高约2米的木柴堆上,进行火化,过三四天以后从灰烬中拣出剩骨掩埋,也无固定的火化场地。人死后忌讳再提死者名。现在僜人又由火葬改为土葬,用木板钉成棺木埋入土中,表面不加坟堆。
阿鲁松:最后的僜人头领
    僜人头领阿鲁松是僜人在外面世界的“名片”,他也理所当然是村里最有权势最富有的人。这从他家堂屋里满墙油光闪闪的50个牛头就能看出来。
    牛头在僜人中是财富的象征,娶媳妇必须用牛头作聘礼,如果谁家小伙子穷得拿不出一个牛头,那就只有打光棍了。阿鲁松说,他经常杀牛请村里的穷人吃饭,然后把牛头骨挂起来。和每个僜人一样,阿鲁松从一出生就佩有一把猎刀,窄长,横在腰际。阿鲁松至今引以为豪的就是他是唯一被批准带刀进入人民大会堂的人。
    僜人身上斜挎的一长串银元是他们独有的装饰品。把阿鲁松身上的银元拿过来细看才发现居然是英镑,“这只有头领才有。”他说,“是祖先留下来的。”阿鲁松的杜希布林家族就是从印度那边迁徙过来的。





欢迎光临 耘途 (https://75tri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